出差冕宁路上,闲来无事记录一下最近关于老屋的事。说起老屋的前前后后话就长了,权当作是一次关于老屋的变迁记录了吧。
起因是今年二爸家修整老屋带起来的,按他们那一代的传统,二爸家修整老屋我爸妈、大舅、幺舅等都有去帮忙,我周末也偶尔回去帮忙和布点电线。后来他家的基础搞得差不多了,爸妈说我们老家后面老屋地基的围墙也塌了好多年,干脆也想法把墙给围起来。这个地基是以前我爷爷和堂叔住的,后来爷爷他们也搬到我家一楼,疏于管理逐渐就荒废坍塌了。再后来我们一家搬到另一个县城生活老家没人管理就更是荒废了,爸妈就在老地基上种了竹子,后来竹子长得太高怕吹大风有安全隐患,前两年就给砍了,因为太茂盛当时还留下不少砍下来的竹子在邻居房顶没处理。今年邻居家计划要修缮,需要我们先把房顶的竹子给清理了。于是从4月清理竹子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和爸妈、二爸、姐夫、妹夫等利用周末开始清理竹子、买彩钢瓦、砌墙柱、安装围栏。
这么多年了,因为我们家房屋和堂妹家房屋都漏水严重,而且以前养猪的一间养殖用房房顶开始塌了,围墙处理好后又决定给房顶加盖树脂瓦(材料+人工90元/平方),以保证老家的房屋不至于哪一天塌了,到那时候付出的代价会更大。加盖树脂瓦的时候,屋面原来废弃的砖块就直接丢到楼下院坝里。这房子主体部分已经修了差不多40年,听爸妈说是在我一岁多点开始修的,砖是在本地附近一砖厂连买带捡的,河沙是在老河里挖的,水泥大部分是用石灰代替的。最早只修了主体没有厨房,主体二楼只有2间房且房顶盖的是小麦秸秆,后来几十年陆陆续续修厨房、二楼平台加改房间、房顶做混泥土现浇、改直跑楼梯为转折楼梯、原楼梯位置增加厕所和粮仓等等等等……
这么多年了,一是原来房屋是整体修在农田里会有沉降,二是门前的公路越修越高导致我家房屋和院坝低排水不好,于是决定用丢下来的这些废弃的砖块把院坝和房屋内填高一些,后来不够又拉来几车建渣继续填。提升地面就涉及到要拆除原来的房门,这快40年的房门也都该散架了,于是又把一楼木制门窗和二楼已经淋坏的木窗整体换了,厨房提升地面后原来的灶台就不合适了,于是又拆除灶台重新整改厨房,同时把一楼原来放农具的杂物间改为了一个卫浴间,添置淋浴、马桶、洗面盆和洗衣机等,这样不管是爸妈临时回老家住,还是我们临时回家或逢年过节接待都会方便很多。现在对我来说还有最后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电路,原来使用的全是铝线,经过这么多年已经严重老化,主楼的一楼没有电,二楼和厨房是前几年临时拉的线路勉强用,因为以前儿子上小学需要爸妈接送和做饭也不常回老家,现在马上上初中就不用接送,他们还是想多回老家(前两天老妈还在我面前说回老家住不会失眠,搞得我不知道怎么回),所以这次就一并把线路改造了,全部使用明装线槽,主线换4平方铜线,支线换2.5平方铜线。上周末和邻居谢哥花两天时间把明装线槽布好了,原来有暗装底盒的就继续沿用,没有的就安装明装底盒,也计划把所有的灯全换了,这周末或后面有时间我再回去布线接通就算结束了,后面还有墙面的修修补补就由我爸来做了,终于快要结束了。
从4月底开始进行改造,前前后后这差不多花了3个多月,真还是辛苦,而且还发生了一件比较严重的安全事故——一天和姐夫一起改卫浴水管,使用电锤在墙上开孔时钻头被卡在墙内,右手没能及时放开把手开关导致电锤反转敲破了额头,有生之年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手压在伤口上还能看到血在往外喷,还是有点慌但又要故作镇定。好在姐夫在马上送我去镇卫生院缝了5针,在家休息了一周,现在额头上留下一道疤,算是这次参与老屋改造的小小留念吧,还有另一个更小的留念就是因为脚受伤第一次打了破伤风针,感觉有一点点小题大做,但也是希望不要出什么意外。
这期间,还和妹夫决定更新老家的房产证。老家的房产证是09年统一办理的,根据相关政策12年在我家房后给堂妹修了一室一厅的小平房,这都10多年了还没更新房产证,刚好今年上半年妹夫有时间,就由我和他一起去跑相关手续。但是因为我要上班他要配货,所以基本上都是趁每周三他车限行我请假一起回老家跑相关手续,从镇村社开证明,到自规局多次审核、增补材料,最后前前后后差不多花了2个月到6月底才办理完房产证更新,增加上新修的房产信息。但是也还留有一个尾巴,没能实现房产证与堂妹家独立分户的目的,现在是共用一本不动产证。因为我们两家的宗地图从测绘边界看如果要分户,那我们家没有出去的位置,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家现在出去的路被划到了邻居家宅基地范围内,当时办理房产证的测绘人员不知是有邻居的权力影响还是单纯的不负责任,现在给我们家分户带来很大的麻烦。如果要实现分户,肯定得去找镇村社调查协调,开各种证明,同时让邻居配合去变更修改他们的房产证,把公共道路让出来在我们家宗地图上有所体现才行。7月妹夫开始忙起来,我也因为工作和修缮老房暂时没时间去跑这些糟心的事,后面等有心情了再下决心去跑这个事吧,现在暂时把两家的房产证更新好行了。
好吧,围绕老屋断断续续忙了这么几个月啦,应该快要结束啦!最近没有更新博客也与修缮老屋多多少少有点关系,每次周末回去仅干两天活就觉得很累,有时候是干苦力,有时候是干不太熟悉的技术活,可能也与自己的强迫症有关,总是想把自己能做的做得尽善尽美,但又还是做不到那个份儿上。加上还有一些其他不可控因素,加上近期要么大雨(引起父母住的房子电源照明线路短路到现在还没完全解决问题),要么暴热心烦意乱,以上综合起来,有时候就会很丧……
今天出差算是换一个环境,把自己从原来的生活中抽出来,短暂的换个环境换个心情,也才有心情来记录一下,挺好的!

看你写老屋的事儿,感觉像跟着忙活了仨月一样,不管是修缮还是翻新……都不是什么轻松活。额头的伤怕是要留点小疤痕了,破伤风针也是有必要的,做事谨小慎微没什么不好。你说的分户问题,我感觉在老家农村,只有我父亲那一辈人才会碰到。到我们这一辈,都是闯荡天下,自己背负几十年的贷款,凑合着活在某个城市的某个角落而已……
写了一堆口水话,看完还真是不容易😂
不管做什么真的还是得注意安全,也应该谨小慎微,毕竟还上有老下有小。想分户也是为了保障堂妹家的应得权益,以后农村会怎么变化暂时不知道,把有些能做的先做在前面我个人觉得还是有必要的。远离老家另谋生计又是另一回事了,确实都不容易……
读你的文章,特别能感受到你们家人一起打理老屋的和睦劲儿。像这种翻新老屋、处理房产证的事,在我们这边不少见,但很多时候哪怕是亲兄弟,也容易因为这些事闹得不愉快,对比之下更觉得你们这份默契太难得了。
另外看到你说清理竹子,倒想起个小提醒——竹子这东西确实不太适合种在房子附近,要是长期不管,根系会疯长,后续清理起来特别费劲。我家油茶林旁边以前就有人种了竹林,后来为了除根,真是折腾了好久才理顺,这点倒是深有体会呢。
嗯,我们家父母一辈在修房时我印象中很多都是兄弟姐妹间相互帮忙的,分户这是有一定历史原因,和堂妹一家关系也很不错,所以看起来都还算是比较和睦,反而是和左邻右舍存在一些间隙,也都有其历史原因,希望以后能少一点再少一点……
我们这流传着老屋无论是厨房、卧房倒塌都没事,唯独那个进门的大堂不能倒塌,尤其是进门顶上的横梁,如果断了或者倒塌会有非常不好的寓意。
嗯,各个地方都有各自的习俗,我们这边对于房梁也还是非常讲究,以前说上梁要举行一个仪式,只是现在新修房的越来越少了,或者说我们这一辈因为不常在老家,所以见得少了。
哈哈,这小作文写得很长啊。
读着你这篇老屋的文章,不知不觉也想起和对比起自己的老屋了。